2005 年第七次同學會聚會在十月十八日在一個充滿琴聲、歌聲及歡笑聲的氣氛下舉行,出席的同學三份二是舊同學,他們都是逢請必到,逢到必早,是 Miss Mon 和 Tam Sir 的 fans. 三份一是新同學,今次他們應該是第二次參加聚會,希望新同學繼續參與這聚會,包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獲。在此更多謝 Raymond Tam, Paul Choi, 和 Peter Lo 這三位具有專業攝影師技術的新同學,拍下整晚聚會的過程,使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。更多謝 Paul Choi 第一時間就將照片電郵給我們,效率之高,真另我佩服。
我在約定時間到達會場,滿以為藉著幫手接駁樂器為名,其實是想偷師為實,怎知 6pm 到達青暉社時, Tam Sir 已將所有音響接駁好了,只留下象徵式的輕微工作給我做,下次我要更早到達才可偷師了。
同學們也很早到達,各人都想先做熱身,不境不同的場地,不同的氣氛和不同的樂器,再加上無形的壓力,確實是會影響觀摩的效果,為了能演繹到在家七、八成的水準,只好在現場先練習一下吧!有些同學還要靠此刻夾歌,真是分秒必爭。
今晚參加觀摩的同學非常踴躍,共有十三位,各人都經過艱苦的練習,施展渾身解數,務求做到最好,把樂章演繹得盡善盡美,最難得第一位出來表演的是新同學 Raymond Tam ,他一點也沒有怯場,真是勇氣可嘉,他演繹一曲「人生何處不相逢」,再配以新同學 Paul Choi 悅耳的歌聲,打開同學會今睌的序幕,所以其他新同學,希望下次聚會時你們也能參與觀摩演出,彈得好與壞,其實不重要,最重要是在乎參與,每位同學都有第一次、第二次的經驗,當再彈多幾次,再經兩位老師指點後,自然會有所改善,實戰經驗也豐富起來,你會感到一次比一次演出好,一次比一次鎮定,繼而每次都有突破的表現,所以千萬不要放過這觀摩的機會。記得有位新同學問我 X 同學彈得這麼好,是否琴藝很高,或學了很長時間電子琴呢!我回答她,據我所知,一年多前這位同學還是新同學時, Tam Sir 還說她手震震,但經過一年的磨練,她現在的琴技實在另人羨慕,真是靈氣迫人。
所有學琴的同學在琴前都是對著同一樂譜,誰都能把樂譜上的記號、音階隨著拍子彈出來,但彈得好與壞,手勢是否正確,明眼靈耳的老師們,一看一聽便知道了,如果我們能熟練 Miss Mon 教的手指練習的技巧,於表演時一舉手一投足,不止中規中矩,而且可以彈得非常流暢,將樂譜中的箇中味道,演繹得出神入化,正如 Tam Sir 讚 May Leung 及 Pinky 兩位同學,她們一定有勤練 Miss Mon 的 Canon ,所以今次彈的歌,指法非常漂亮呢!
同學們也很懂盡量利用琴的功能,加入 load 鼓, modulation 及 multipad 等,配以熟練的技巧及動聽的歌聲,真具職業水準,本來我今次觀摩所彈的歌,在過門時要加入變音效果,但我因手慢,不能兼顧,本想用腳踏控制,又不知應輸入甚麼資料,下次開會真的要向 KO 請教。
Miss Mon 在六點多時已將筆記寫在黑板上,本來我建議 Miss Mon 先教我們樂理,然後才到觀摩的,但 Miss Mon 見各位同學都興高彩烈的準備在排練,所以不想掃我們興,就讓我們觀摩先。其實今次黑板的筆記是解釋和弦構成的物理基礎,是上一次課程的延續,務求讓我們更認識和弦的結構,她專誠搜查各書藉,在中式樂器書上,找到這些珍貴資料,其實上一次聚會我聽完後,回家自己也有再做筆記,再加上 Miss Mon 電郵詳盡的講解,本來已很明白和弦的結構,但經過幾個星期時間,又沒有再溫習,所以當 Miss Mon 給幾條題目我們作答時,腦海一遍空白,真的感到非常慚愧,同學們我們也要好好檢討我們是否辜負 Miss Mon 一番心意呢!請快做功課交給老師,我先交一條。餘下的請各位做吧!
Bm7
第一度音即根音是 B
第三度音和根音是一個大三度距離,即 4 個半度 =Eb
第五度音和第三度音是一個小三度距離,即 3 個半度 =Gb
第七度音和第五度音是一個小三度距離,即 3 個半度 =A
由於是 minor chord 所以在第三度音要減半度 =D
Bm7= B D Gb A
下次開會日期是十一月二十九日,記著溫習筆記,再見!
Vivienne 19/10/20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