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為何願意籌備今次那打素同學團聚之旅 彭淑賢 10/10/2006

主耶穌曾說:「我是葡萄樹,你們是枝條,那住在我內,我也住在他內的,他就結許多果實,因為離開了我,你們甚麼也不能做。」若十五 : 5

我之所以能再為班會服務,籌備今次團聚之旅,全賴天父的恩寵和指引,如果離開祂,我也沒有甚麼原動力去做任何事,願一切榮耀歸於我們的天父。

自 2005 年十月不斷收到很多海外同學電郵,問及我有關 2006 年那打素團聚之旅的詳情,我當時的回應,今次不再是我負責了,你們試問問潔明、美美或維玉吧!

很快又到十二月了,我們的團聚之旅還未有人願意負責籌組,我只是得悉美美、潔明、及彩英願意協助我一起去辦這件事,潔明負責聯絡在多倫多的同學,美美負責聯絡在溫哥華的同學,彩英和我負責聯絡在香港的同學,但我心底實在不願承擔這重責,因為 2006 年尾我的電子琴同學會將舉辦一個公開演出,我是統籌人之一,而且我也要騰出時間練琴呢!

不經不覺到 2006 年一月,彩英來電,告訴我潔明母親因病入住醫院,潔明己回港照顧母親,我們都是不要打擾她,稍後,美美的母親也因心臟病入院,美美也回港照顧母親,所以我和彩英也不便打擾美美,彩英建議倒不如農曆年後,她和我相約見面,商討籌備團聚之旅的詳情,就讓我們兩人並肩負起這重責吧!

正當我猶疑不決,心內還是不大願意參予這工作時,有一天在聖堂聽到神父一席話:

「有一位富有少年自少就遵守誡命,所以耶穌喜愛他,并希望他能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,耶穌要求他變賣所擁有的一切,施捨給窮人,然後來背十字架跟隨祂,可惜,這位富少年因為捨不得自己所擁有的財產,於是就面帶愁容,憂鬱地走了!(參閱谷 10:17-27 )

一個有心追尋永生的少年,目標是清晰而遠大的,可惜就是不願意捨棄自己所擁有的,因而無法達到自己一生的理想,在每日、每時、每刻享用自己的財富時,總會憂鬱寡歡!

別以為我們不像那富少年那樣富有,就不會有富少年的那種考驗,其實,我們每人都擁有一些自己不願與他人分享的事物,因為以為是只屬於自己的,例如每人都擁有一些自己的天賦,甚至連自己的一些空閒時間等,這都算是擁有,是我們的財產,若我們明白,我們能擁有這些東西,它們並不是完全屬於我們自己的,而是天父白白恩賜的,我們都不應該據為己有,而要與他人分享!

將自己所擁有的與他人分享,絕對不是一種吃虧、不是一種損失!反而是一種得著,一種豐盈自己所擁有的方法。」

感謝天父,祂打開我的心胸,使我明白到我不用定時定候上班,我空閒的時間,是天父給我的賞賜,我不應該據為己有,我應該拿出來與人分享,於是我欣然答應了彩英,我們一起並肩做好今次的團聚之旅,同學們,在整個行程籌備過程中,我真是有很多得著,我在彩英身上學到很多她處事的方法。當我遇到困難,都是向彩英請教呢!彩英現在是醫管局的總行政經理,她百務纏身,也願意付出她寶貴的時間,我真的要向她學習。

最後,我要告訴大家,能為班會服務,內心是何等高興,何等快樂,多謝各位同學在百忙中抽空出席今次團聚之旅,更感謝仁慈的天父在我的人生旅途上,安排了很多朋友、同學,互相扶持勉勵,世上除了有親情、愛情,還有友情,願各位同學珍惜我們三十多年之可貴友誼,在愛主路上攜手前進